中國在全球性經濟危機中再次展示了強大的生命力,而旅游業亦在政府內需拉動的推進中異軍突起,從以往邊緣化的領域,成為平衡發展的一股重要力量。
旅游經濟是金融危機帶來的匆匆過客,還是未來中國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生力軍,需要所有旅游經濟的業者,特別是行業管理者和旅游經濟學者的持續關注。
我們所以希望看到的,不只是閃亮登場,喝彩滿堂,更是風光無限,基業長青。為了做到這一點,學者需要探索研究提煉和傳播旅游經濟的一般規律,業者需要學習和應用這些規律,官員需要掌握這些規律并依據其制定宏觀的政策。
中國改革開放30年以來,工業類產業企業發展迅速,發展脈絡清晰。相比之下,旅游業及旅游企業的發展在各方面都非常緩慢,理論體系探討少,更說不上成型和完整,旅游業企業的發展對經濟和社會的貢獻不突出、不明確。舉例來說,旅游資產沒有完整納入國有資產管理,而散落在不同的行業和行政區塊,各級政府的旅游管理部門在不同的省區地位也參差不齊。
本文即試圖探索旅游經濟的特征并結合旅游景區的管理經驗,為景區經濟的業者提供有益參考。
旅游業的基本特征是,沒有邊界,或者說邊界難以界定,這表現在兩方面:
1. 旅游業的產業邊界不清
2. 旅游業的商業性和公益性的邊界不清
其中第二點,在中國尤其突出。
首先,旅游業是一個沒有產業邊界的行業。我們常稱之為“拉動”產業或帶動行業。
做個比照,汽車產業的鏈條與界限都非常明顯。整個產業包括:汽車設計、模具生產、零部件設計、生產、加工、整車組裝、倉儲物流、展示銷售、汽車金融、售后服務與維修、舊車回收等,整條脈絡的上下、前后、因果關系清晰,各鏈條的規模和貢獻可測量、可計算。對于這類產業,整個產業鏈的各環節和各企業,以及企業中的工廠乃至車間,對經濟的貢獻指標都是可以計算或測算出來。這種產業的可度量、可計算、可追塑、可考核,能清晰的反應出其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地位,能突出反映出政府主管的成績,也就更為引起大眾和官員的注意力。
而作為“帶動經濟”的旅游業,不具有上述特征。
除去門票這種顯性收入外,游客離開家門和到達旅游點之中的整個過程的行為,所發生的各種消費行為,如路途中的食宿、交通、通訊、購物等消費支出貢獻,無論多少均歸口于交通、通訊、零售等行業,由旅游產生的拉動貢獻,只能通過抽樣統計估算。所以,旅游產生的經濟貢獻,是來源于旅游本身,還是來源于其他行業,GDP貢獻多少,都難以計算出來。
這種行業的不可測量性,不可追溯性,使旅游業長期以來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得不到確定,對旅游發展的貢獻也是知而不認。
旅游業的另一突出特點是商業性和公益性難以界定。
我們都知道,歐美一些國家的城市公園,及自然景觀區域對大眾是免費開放的,大眾的休閑需求作為一種基本和自然需求得以滿足,這些公園和景區的維護全額依靠政府的財政支出解決,而在旅游休閑過程中產生的吃喝玩游的派生需求則全部有商業化企業提供,清晰的劃分旅游及休閑的公益和商業部分。
人們有許多基本需求,比如吃喝是剛性需求,是必須的,而娛樂是彈性的、補充性的。在中國現階段的經濟環境和旅游娛樂資源開發不足的情況下,政府無法承擔全部景區免費開放的成本,實行對部分旅游景區和公園,收取門票維護景區的基本開支。這種旅游的商業性和公益性的模糊性,使旅游企業和景區的地位更為不穩定,進而使旅游業處于模糊地帶。
在制約旅游景區景點發展的眾多原因中,有兩個突出原因:
1. 旅游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的平衡
2. 旅游景區景點管理者的角色定位
中國人口眾多,人均旅游資源稀少。旅游需求巨大,而可被開發利用的旅游資源稀缺。在發達省份和地區,人工游樂設施相對完備,自然旅游資源側重保護和理性開發。而在欠發達身份和地區,經濟來源和人工游樂休閑設施的匱乏,使其盲目開發自然旅游資源,進而導致無法挽回的損失。這種不同地區,不同階段的資源保護與開發的失衡,將引起當地旅游經濟的不可持續。
而景區景點管理者的角色定位不清又進一步加劇了這種失衡。
目前我國自然資源的管理者多以景區管理委員會的形式出現。這個類事業單位設置的組織,既沒有明確的保護和開發目標,又沒有行政和市場資源和能力達成保護與開發。即便少數在保護與開發平衡的較好的景區,也常會在機構設置上搖擺不定。在資源的保護與開發之間搖擺不定,有時“兩塊牌子,一班人馬”,有時候為“兩塊牌子,兩班人嗎”。
通過觀察、思考和實踐,我們提出景區經營與管理的成功要素是:
1. 規劃在前
2. 合理布局
3. 政企分開
美國的黃石國家公園旅游是賺錢的,但它自然資源部分是公益性的,不收門票,而盈利通過服務設施收費,如釣魚、狩獵等,公益性與商業性合理共存。
規劃的主體作用是使人工設施布局更加合理,下面我舉三個例子進行說明,大連、喀納斯和香山。
大連的旅游業發展較好,其實其本地旅游資源一般,主要是人工設施布設合理。如沙灘,本身資源稟賦一般,可是其配套人工設施則彌補了不足。“浪漫之都,時尚大連”,這種地毯式轟炸使得大連在東三省和華北地區的客源市場產生效應,人工設施的合理布設延長了游客的停留時間,相應增加了消費,產生效益。
香山自然資源稟賦也很一般,但在北京市城區居民爬山的聚集地,旁邊建有香山飯店,屬于在自然旅游地邊建設的人工設施。分開來講,香山景區自身的經營是虧本的,門票根本不足以支撐景區運營管理費用(由北京市旅游局撥錢補貼),但綜合來看,香山飯店則盈利豐厚,做到公益性和商業性分開。
喀納斯同樣如此,景區核心區內不能興建大規模設施,僅以觀光游覽維持運營,但在核心區外圍的喀納斯飯店和其他人工設施則效益明顯。
可見,人工配套設施合理布局之重要性。
“管商分家”是指,首先對景區按區域和功能劃分為公益區和商業區。
公益區仍由景區管理委員負責,商業區交由景區管理公司負責。在統一協調的原則下,分別確定公益目標和商業目標,按不同目標設置機構,并按不同性質組織運行。90%的景區運營,既虧本又完不成公益的任務的原因就在于此。
景區的“官商分家”最終是有利于整體利益的平衡和局部利益的體現的。
以巔峰智業機構旗下的巔峰國智旅游景區管理公司所托管的周村和柳葉湖項目為例。
周村位于山東淄博,國智景區管理公司對景區拓展后,后門票收入已經增長了5倍,這是顯性的增長。景區里的商鋪和文物博物類收入比門票收入更為可觀。,這得益于“保護文物與商業進行平衡”、商業設施的完善。以當地老字號“周村燒餅”為例,“周村燒餅”的影響在本地也僅處于二流地位,周村景區的發展,帶動了“周村燒餅”的興旺。它不僅在景區的售價高于景區外的銷售點,更因此在當地和周邊地區成為知名名牌。一個店鋪的年銷售量比景區的門票收入還要高。
柳葉湖位于湖南常德,好的自然資源卻沒有得到充分利用。
景區管理公司承包漁樵村,進駐單獨經營管理,建設和完善休閑場所和設施,聚集了人氣,現金流與人流同步增長。
漁橋村的商業化運行,用商業性帶動整個湖區的人流,湖區人流的增加又反促漁橋村的經營狀況。
這兩個景區人流和商流的互動,在“管商分家”的方式下,成功實現了旅游休閑產業公益性和商業性的對立統一,實現了旅游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贏。(搜狐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