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中國“地攤經濟”火爆興起,國外有地攤經濟嗎?太有了。發達國家的地攤有歷史,有傳承,其中農貨特產類地攤非常受歡迎。許多地攤集市高大上,已經成為這個國家或者地區的標志性景點。
6月1日上午,李克強總理到山東煙臺進行考察,來到一老舊小區的門店進行考察時表示:“國家是人民組成的,人民好了,國家才能好。靠每個人的奮斗,大家都好了,國家就更好!地攤經濟、小店經濟是就業崗位的重要來源,是人間的煙火,和高大上一樣,是中國的生機。”
李克強總理接地氣的話,給了中國經濟帶來了新活力,人民群眾的積極性被激發了出來,讓他們在困難的時候看到了希望,被鼓起了勇氣。仿佛一夜之間,“地攤經濟”在全中國火了。
近期,成都、西安、杭州、鄭州、南京、青島等地陸續提出放開地攤經濟和夜間經濟,刺激地方消費復蘇,鼓勵失業、下崗等人群出門擺攤。
電商巨頭也為地攤經濟復蘇注入了加速劑。阿里、京東、騰訊、美團等電商企業,在近期公布了對地攤經濟、小店經濟的扶持措施。
5月26日,美團宣布啟動“春風行動”百萬小店計劃,為了幫助商戶引流,美團與地方政府聯合推出消費券,通過引流為小店增收。
5月29日,阿里巴巴發布地攤經濟扶持計劃,將在1688網站推出“地攤批發專區”,并提供超過700億元免息賒購,為超過3000萬名“攤主”提供全方位的進貨和經營支持。
6月2日,京東發布“星星之火”地攤經濟扶持計劃,從保供貨、助經營、促就業三方面入手,組織超過500億的品質貨源,為每個小店提供最高10萬元無息賒購,全力支持地攤和小店經濟。預計該計劃將服務百萬個便利店+百萬家地攤兒,為超過500萬人的就業提供供應鏈和服務支持。
6月2日,騰訊旗下微信支付宣布面向平臺超5000萬小微商家發布“全國小店煙火計劃”,在線下線上一體化、福利補貼、商家教育指南、經營保障支持方面輸出四大全新數字化政策,助力小微商家。
……
政策鼓勵、電商扶持,地攤經濟即將重燃“人間煙火”。
國外是怎么擺攤賣農產品的?
地攤經濟只屬于低級經濟、活命經濟嗎?錯!地攤經濟是正常經營類型,在發達國家非常常見。今天,就讓我們帶大家看看發達國家的地攤經濟、市集經濟。
1、英國博羅市場,擁有一千多年歷史
初建于13世紀的博羅市場(Borough Market),作為倫敦的一張美食名片,不僅是吃貨們心水的美食市場,更是無數名廚推崇的原材料市場。
博羅市場售賣的種類豐富到無法想象,從不同品種的有機蔬果、當場即食的生蠔、手工奶酪、傳統熟食到鴕鳥蛋、山雞肉等讓人咋舌稱奇的食材應有盡有。蔬果、面包、奶酪、生肉、鮮魚、熟食、飲料等無所不包,價格并不低。
博羅市場應該是倫敦最古老的果菜批發市場,擁有一千多年歷史!它于13世紀正式落成,其歷史可追溯到11世紀,那時僅是倫敦塔橋附近進行谷物、魚類、蔬菜和牲畜交易的市場,隨后才演變成現在的樣子。
要說博羅市場是“英國頂級生鮮美食市集”也一點兒不為過。這里擁有千余個攤位和特色商鋪,商家經營的食品多數是自種、直養或自制的,并有資深的食品專家為食物的品質和來源把關。
據了解,博羅市場還會不定期舉行各種活動,每次都有頂級的廚師來參與。這里不僅僅是吃貨的天堂,還是主婦們精進廚藝的勝地呀。
2、法國哈斯拜有機農作物市集,最多名人出沒
每周日上午9點至下午1點半,謝爾什-米迪路和雷恩路之間的拉斯帕伊大道(Boulevard Raspail)上彌漫著煎洋蔥的濃郁香味。那是洋蔥煎餅的味道,餅里有洋蔥絲、土豆絲和奶酪,出自哈斯拜有機農作物市集(Marché Biologique Raspail)數十個攤位之一。20多年來,這個有機農作物市場一直是附近居民的摯愛。
哈斯拜農作物市集售賣的多是有機農產品,質量一流,新鮮美味,但種植成本高,價格也確實比一般市集貴。據說這里是最多巴黎名人出沒的市集,連老牌女星凱瑟琳·丹妮芙也來這兒采購。
這個市集并不大,擺在林蔭大道中央的人行道上,不過一百多公尺。兩排攤子面面相對,中間留有過道,川流不息的人群自有秩序,大伙都不慌不忙,一攤攤地逛,這里買半公斤櫻桃、一盒有機土雞蛋,那里沽兩條干香腸或一塊現切現賣的農場牛油。
3、德國慕尼黑谷物市場,節假日的生活休閑消費區
谷物市場是慕尼黑市中心最大的生鮮食品市場,也是節假日人氣最旺的生活休閑消費區,歐洲最受歡迎的生鮮用品市場之一。
這個食品和工藝市場興盛于1807年,市場里出售成束的鮮花、堆積如山的瓜果蔬菜、香草、奶酪、香腸和鮮魚。
2019年神農研習社首次歐洲游學活動,于11月2日下午考察了慕尼黑谷物市場。本次歐洲游學由神農島首席顧問、福來咨詢董事長、中國人民大學農發所品牌農業課題組組長婁向鵬帶隊,近20位企業家、學者參加,10天9夜考察了歐洲農業發達的德國、瑞士、法國三個國家,深度走訪了11個經典項目。
4、美國波特蘭農貿市場,大學里的集市
波特蘭農貿市場(Portland Farmers Market)位于波特蘭州立大學的校園中,因當地種植的有機農產品以及肉類、魚類和其他自制產品而深受大家喜愛。
該周六市場始于1992年,最初只有13家商販,旨在在批量生產的食物之外,為波特蘭市民提供另一種美食選擇。現今這里已有200余家流動商鋪。
除了食品之外,市場還有其他設施供你游覽。有烹飪班、兒童烹飪班、兒童游樂區和本地樂隊帶來的現場音樂表演,熱鬧融洽的市場區儼然已成為一個社區中心。
5、日本Farmer's Market at UNU,都市中心的農夫市集
日本向來很注重飲食生活,近年來推廣健康飲食的活動也越來越常見。
在喧鬧的都市中心,位于表參道的青山學院大學與國際連合大學之間就有一個每周末定期舉辦的市集——青山Farmer's Market at UNU。
青山Farmer's Market的中心理念是“優質生活從優質飲食開始”,負責經營的是一群自稱“男子野菜部”的三名80后男生。
每逢周六日,在東京表參道的UNU(國連大學)的廣場上,約80家農家,以及販賣新鮮食材的加工品的賣家與廚車匯集于此。
青山Farmer's Market不定期舉辦不同主題的特別市集,像是日本酒市集、面包祭、沖繩特展等各種活動。除了一般的消費者以外,餐廳的廚師、知名料理家、美食家們都會前往這里。
這個日本農夫市集甚至出了名為《NORAH》的季刊雜志,可見其規模和人氣。
讓地攤經濟回歸新常態,為農產品上行出力
地攤經濟目前在中國是一個暫時的沒有辦法的辦法,從政府到百姓絕大多數人認為,如果殿堂經濟能夠活得好,堅決不要地攤經濟。其實這是一種錯誤認識,應該為地攤經濟“正名”!
1、經濟發展水平決定“殿堂經濟”還是“地攤經濟”,我們一直在做超越經濟發展水平的事。
“地攤經濟”門檻低,不用承擔店鋪租金壓力,沒有大本錢沒有學歷也可以從支個小攤開始“從0到1”的創業。顯而易見,地攤經濟是“低級經濟”,是活命經濟,是現實的選擇。
這個現象能夠說明兩個問題:
一是采取什么經濟模式,要與百姓的收入水平相適應。之前,我們一直在追求高大上的“殿堂經濟”,現在玩不起了。
二是中國將來也不要做超越百姓承受能力的事情。今后經濟好起來之后,管理者也不要忘記,總會有一部分百姓需要這種活命手段,而不是你過不下去了才想起來!
現代商業、物流和電商無論怎樣發達,地攤經濟都是很好的補充,農家自己種自己賣的農產品始終受人歡迎。這也符合人的需求,就喜歡逛地攤,就喜歡農產品“直賣”。
2、地攤經濟應該與殿堂經濟長期并行,地攤經濟可以升級為高大上,與殿堂比肩,而不是一滅了之。
因為總有一部分百姓需要,我國地攤經濟應該與殿堂經濟長期并行,對地攤管理政策要保持長期穩定,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要遵守規則。
同時,根據發達國家經驗,讓地攤經濟成為正常經濟的一部分,而不是一滅了之,對地攤經濟要做引導、轉化和升級工作,變成跟殿堂經濟長期并行另一種高大上的經營形態。
地攤并不代表“Low”(低水平),只要規范、合理,未來像發達國家一樣,搭載著優質農產品的地攤經濟肯定會是城市的一道靚麗風景線。
來源:神農島/網絡
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問題請聯系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