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16年11月教育部聯合十一部委出臺《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以來,研學旅行成為各大旅游機構熱炒的概念。暑假以來,各類研學旅行繼續升溫。但是,不少研學旅行缺乏課程設計和研究,讓研學旅行變成了集體旅游。如何破解研學旅行中的“重旅游、輕研學”的現狀?如何讓研學旅行成為中小學落實核心素養的育人載體?
開展研學旅行,是新時代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強化實踐育人的重要途徑。自2016年11月教育部等11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以來,迅速在全國各地廣泛推開,陜西、福建、山東等許多省份紛紛出臺配套文件及細則。
研學旅行已經從一個教育政策理念落實到了中小學校具體的教育實踐活動,在綜合實踐育人、培養學生綜合素質方面正在發揮積極作用。但也面臨著不少問題,主要是對研學旅行的概念內涵認識不到位、對該課程性質、形態等缺乏準確的理解和把握,課程開發不深入、缺少科學設計,實施過程中盲目性和隨意性較大,迫切需要加強規范和指導。
當前研學旅行課程的推進情況
課程開發是保證研學旅行質量和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環節。科學設計、內容充實的課程,會讓研學旅行變得異彩紛呈,讓學生在動腦、動手中感知世界,在行走的課堂中體驗問題解決的過程和方法,充分促進學生“知與行”“動手與動腦”“書本知識和生活經驗”的深度結合。但是目前研學旅行課程的推進情況并不令人滿意。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第一,課程的教育目標不明。通過研學旅行究竟應該培養學生的哪些能力、品格和素養,還沒有形成統一的認知和理性的分析,許多研學活動沒有明確的主題,沒有結合學生的身心特點、設計開發小學、初中、高中不同學段的適切主題,而是“腳踩西瓜皮,走到哪說到哪”,活動隨意性很大,活動效果不理想。
第二,課程的內容深度不夠,淺嘗輒止。一些研學活動內容簡單,大多都是組織學生集體參觀、瀏覽,簡單停留在眼睛課程、耳朵課程,走馬觀花、浮光掠影,沒有讓學生進行深度體驗,更沒有在能力上讓學生有提升,在情感、態度、價值觀上有體悟。
第三,課程的組織形式單一。缺乏校內外課程的整體性設計和統籌協調,還沒有打破學科界限,形成跨學科綜合實踐學習的組織育人體系。
研學旅行課程開發需扎實推進
為使研學旅行產生良好的育人效果,必須進行科學的課程設計。要按照實踐育人的教育規律,通過體驗、體悟、體認、踐行的教育過程,在研學旅行活動中培養學生的關鍵能力、必備品格,真正落實核心素養。
第一,立足教育性。研學旅行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所以教育性原則是研學旅行的第一原則。作為實踐育人的重要形式,研學旅行充分體現了新時代我國“學思結合、知行統一”的教育理念。在動態開發的課堂中,讓學生們從鄉土鄉情、縣情市情、省情國情的真實生活情境,引導學生從個體生活、社會生活或與大自然的接觸中獲得真實的感受、豐富的體驗和實踐,形成并逐步提升對自然、社會和自我之內在聯系的整體認知,培養他們對中華民族的情感認同、思想認同、政治認同。
第二,加強專業性。當前,教師的課程研究、課程開發能力亟待提高。要通過研學旅行真正落實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體現這份工作的專業化、規范化,建立健全研學教師培訓制度非常必要。開展對研學旅行專兼職教師和相關人員的全員培訓,包括講解員的培訓,明確培訓目標,努力提升教師的知識整合能力,觀察、研究學生的能力,課程資源開發和利用的能力等,使教師在研學旅行的路途中,能及時捕捉活動中學生動態生成的問題,在整個研學旅行的教育實踐活動中,真正使教師能夠成為整個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從學校層面來說,要建立專兼職相結合、相對穩定的指導教師隊伍,承擔起課程開發、實施規劃、組織協調與管理方面的責任。
第三,加強融合性。研學旅行活動課程的設計強調要超越教材、課堂和學校的局限,在活動時空上向自然環境、社會活動領域和學生的生活領域延伸,進一步加強校內校外教育資源的課程整合。
在研學旅行的課程設計與實施方面,重慶市巴蜀小學的案例非常值得推廣。該校以三輪備課來推動研學旅行課程設計落地。第一輪,分頭備課,即學校與研學基地分別組織相關人員圍繞主題進行備課。包括內容設計、實施流程、人員分工、安全預案等;第二輪,對接備課,學校與基地課程研發團隊對接各自的課程設計方案,進行深度溝通、研討,取長補短;第三輪,現場備課。到基地現場按照聯合研發的教案,模擬學生的身份進行全流程體驗、查漏補缺、完善教學方案。通過這樣充分的備課,將學生、學校、基地等資源完整地銜接起來,使教育教學目標在學生身上充分實現。
第四,建立評價辦法。真正做好做實研學旅行,最重要的是逐步建立健全考核評價體系。有效監控研學旅行全過程中的主題、步驟、方法、實施、效果,分析研判研學旅行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問題,有的放矢,進而制定有效的改進措施。考核評價體系應包括目標評價、過程評價、結果評價,不僅要覆蓋學生、教師,也要覆蓋學校與政府相關參與部門,將研學旅行的目標、任務、人員安排、經費劃撥等內容納入考核評價體系進行綜合評價。
作者: 王曉燕,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首席專家、研究員、實踐教育研究所所長。文章來源于人民政協報教育在線周刊,僅供交流學習,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權,請聯系刪除,圖片來源于網絡。